O2O模式下的粉丝经济

2014年10月11日 17:14动拇指

继O2O这个词火了之后,又有另外一个词火了一段时间,叫粉丝经济。粉丝经济是一种怎么样的经济?其实“粉丝经济”有着不同的解读,在不同的背景下有不同的理解,最能说清楚的有以下三种。

粉丝经济的第一种解读,也可以说是最早的意思是泛指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被关注者多为明星、偶像和行业名人等。粉丝经济最为典型的应用领域是音乐,在音乐产业中真正贡献产值的是艺人的粉丝,它由粉丝所购买的CD、演唱会门票、彩铃下载和卡拉OK中点歌版税等收入构成(引自百度百科)。粉丝一词来源于英语fans,指什么迷。全球很多艺人都在研究如何发展自己的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的第二种解读,来源于K.K.(凯文 凯利)的“一千个铁杆粉丝”理论,本文最后附上他的原文。他认为任何一个从事创作或艺术工作的人,只要拥有1000个铁杆粉丝,就是那些会买你全部产品的人,只要搞定他们你就能生存了。换言之你不需要讨好所有人,或者很多人,只需要通过互动沟通,搞定1000个真正的铁杆粉。

粉丝经济的第三种解读,来自于社群概念,基于共同价值观的一群人聚集在一起,这里面的人就叫粉丝。可以向他们卖他们喜欢的东西,他们要什么,你就给他们做什么,这是相应的粉丝经济。社群有专门的运营土壤和方式,不是什么企业都适合做社群,或者有必要做社群的。比如一个餐馆,好好把菜做好就能顾客盈门,花精力去运营社群是否有必要呢,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还有一种解读,叫粉丝营销,这是目前来说比较泛滥和混乱的一个说法,已经有了很多的演绎方式,大多比较YY。靠谱的其实就是过去一直说的忠诚会员,给他们一个新的名词 - 粉丝,这个也没啥问题。我是认为,粉丝这个词太多解读了,还不如就老老实实研究怎么把消费者变成忠实会员吧。有人说粉丝跟会员不一样,是不一样,忠实会员跟普通会员也很不一样,但粉丝跟忠实会员并无多大区别。很多会员体系做得好的传统企业就很懂发展忠实会员,注重用户体验,为此省去很多营销推广的费用,宜家就是一个例子。参与感其实也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情,宜家就做了大量的邀请会员参与的活动,比如到宜家商场睡一晚上。在还没有微信微博的时候,宜家的会员就组织起来在豆瓣上交流各种家居生活的心得。

在O2O模式中,从会员转变到忠实会员会比以往有更多的路径。而原则是:首先要有好的产品和服务,因为这是消费者花了钱要的东西。至于那不管是黄金还是狗屎都会买的脑残粉,其实要培养起来投入的成本也是很大的,一般来说要成为一个让人痴迷的人,这人本身就是一个产品,要出产这样的产品难度也非常高,他万一吸个毒嫖个妓,这产品就完了。除产品之外,还要有鲜明的价值观在情感上连接你的消费者。

有了上述两点之后,线上线下结合能为会员的识别、认可、互动、激励提供很多的方式。比如,以往会员要买东西才能识别他来过,在宜家,专门设置了免费咖啡这个产品,来逛店的会员通过刷会员卡享用免费咖啡,系统也就能从中得知这个会员的逛店情况,即便他没买什么,经常来逛(特殊情况除外)还是很能说明他对品牌的热爱程度。

现在有了wifi,即便不去供应免费咖啡这类东西,也能识别会员的到店行为。认可和互动也可以通过多种网络工具随时随地完成。至于激励,除了线上手段之外,要强调的是最好有部分激励让会员到店获取,线下的接触能更深地加强会员和这个品牌的情感连接,毕竟人与人的直接交往还是更深入的。

总的来讲,说所有企业必须有粉丝才能活这有点哗众取宠,其实会员管理和忠诚会员的培养是企业界的老话题,在做O2O的时候其重要性又会更为突出,企业本身能从这些忠实会员的反馈和关爱中得到销售额以外的益处,这是最重要的。
原载于品途
上一篇:七天酒店内训:四个O2O经典案例
下一篇:绿茶餐厅如何借助大数据布局餐饮O2O?